武汉市数据开放平台|中国政府网|武汉政府网|简体

承办《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申报“国际湿地城市”,武汉在行动!

2019-07-04 12:00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

国际《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将于2021年在武汉举行,这是中国首次承办此项会议。

武汉沉湖湿地2013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

近日在瑞士落幕的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第57次会议,通过了2021年将在中国举办第十四届《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的决议。这将是中国首次承办此项国际会议。届时,武汉还将冲击世界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成就——“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湿地公约秘书长玛莎·罗杰斯·乌瑞格(中)手持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签发的邀请函与中国国家林草局湿地司副司长鲍达明(左)、常委会主席穆罕默德·萨耶夫·阿夫可汗合影留念

国际《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

国际《湿地公约》缔结于1971年,秘书处设在瑞士,是全球第一部政府间多边环境公约,至今已有170个缔约方。国际《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是最高决策机构,每三年召开一次,参会对象主要为各缔约方政府代表团、相关国际组织代表、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按惯例,每次缔约方大会,兴办国元首都会出席并发表讲话。2021年将在武汉举行的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适逢《湿地公约》签署50周年,具有更为深远的国际意义。

我国哈尔滨、海口、银川、常德、常熟、东营被评为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全球十八个城市同期获此殊荣。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证书将在2021年武汉缔约方大会上颁发。

国际湿地城市称号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生态成就,是目前国际上在城市湿地生态保护方面规格高、分量重、含金量足的一项荣誉。

全球范围内数量仅存1000余只的极危物种青头潜鸭把武汉作为其最大的和最南端的繁殖地 世界自然基金会 雷刚摄

建设国际湿地城市”——武汉在行动

国内外有关专家认为,武汉湿地资源丰富,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全国领先,在长江流域及全球同纬度区域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提名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有明显优势。

武汉拥有东湖、安山、后官湖、杜公湖、藏龙岛5座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林业部门主管,侧重湿地功能),以及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国家建设部门主管,侧重公园功能),数量在全国城市中首屈一指。并拥有1处国际重要湿地——沉湖湿地,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沉湖、涨渡湖,湿地面积达1624.61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8.9%。湿地上栖息着413种野生动物,包括3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武汉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球内陆湿地资源最丰富的三座城市之一。

武汉注重规划引领,通过湿地生态构建武汉大生态格局。《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两轴两环、六楔多廊的生态布局;《武汉市全域生态框架保护规划》实现了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市域全覆盖;湖泊三线一路保护规划为湖泊形态保护打下基础;武汉还连续三年开展湿地资源动态监测。

武汉最早将湿地保护与修复纳入法制化轨道。《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是国内首个城市湖泊保护的地方法规,经多次修订,被称为史上最严湖泊保护条例;武汉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完成湿地立法,颁布了《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武汉还在全国范围内首先推出了湿地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积极构建多重保护体系,武汉长江两岸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滨江江滩景观,东湖获评长江经济带最美湖泊,武汉园博园、青山戴家湖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通过建立河湖长制,以流域为着眼点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全武汉市166个湖泊组成国内最大城市湖泊生态湿地群,165条河流留足滨水空间和绿化缓冲带。武汉探索出了一条特大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的新路子。

承办《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申报国际湿地城市,必将助力武汉迈进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绿色繁荣新境界!

《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作者单位:湖北之声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

责任编辑:潘文莉 王飞 徐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