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数据开放平台|中国政府网|武汉政府网|简体

谱写美丽武汉新篇章 厚植支点建设绿色底色

2025-06-03 15:37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

近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了一批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推进美丽武汉建设

近年来,市园林和林业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守绿色惠民初心,全面统筹城乡绿化,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不断实施全域增绿提质,积极推进湿地花城建设。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公园近千座、绿道2400余公里,公园分布均好度全国排名第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14%,绿地率40.0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03平方米,位居全国19个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成功创建“国际湿地城市”。202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方式出席《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致辞,作出“中国有很多城市像武汉一样,同湿地融为一体,生态宜居”重要肯定。

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打造幸福生活样板

以社区为阵地,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引导居民利用社区闲置空地等公共空间打造具有植绿、识绿、养绿、赏绿、换绿、医绿、购绿功能的一站式绿色生活服务平台——绿色驿站500余个,覆盖全市1/4以上社区。在引导社区做好日常运维的同时,组建专家、社区园艺师、园丁志愿者共2000余名志愿者团队,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生态种植、自然教育、文明实践等活动3000余场,参与群众20余万人次。联合市文明办授牌首批51个绿色驿站文明空间,让社区的“小空间”成为深化文明教育、提升文明素养、展示城市形象的“大窗口”。绿色驿站逐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新阵地、提升社区治理水平新窗口、引领绿色生活方式新平台。首创线上绿色公共服务平台“绿小武”,聚集60位园林专家坐诊答疑,“AI植物助手”24小时在线,绿色服务从线下“推窗见绿”升级到线上“开屏见绿”,市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养花、购花、医花等线上服务,在线预约生态实践活动。

深化拓展文明实践,服务惠民暖心

积极推进“公园+”建设,不断丰富公园内涵,提升公园服务品质。“公园+体育”,每年在公园增设100处体育休闲设施,满足健身锻炼需求。“公园+文化”,开展“在公园遇见美好”主题活动,每年举办文艺演出、花漾市集、草坪露营等各类文化活动800余场。“公园+共享”,在城市中央免费开放公园及绿化广场72片,推进绿地开放共享,着力打造儿童友好型公园。“公园+花展”,依托公园举办世界花园大会、金秋菊展等花事活动,彰显“花漾武汉”特色。“公园+教育”,设置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开展“自然通识课”“湿地小卫士”“森林小卫士”等品牌活动3300余场,自然教育成为城市新名片。

“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不仅是对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工作成效的高度认可,更是激励我们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优作风,全力谱写美丽武汉新篇章,厚植支点建设的绿色底色。”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奋进新征程,我们将对标一流、奋勇争先,加快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打造支点建设绿色生态高地。”这位负责人表示,将擦亮湿地花城名片,建设提升公园150个、绿道105公里,打造东西山系山林步道;加强绿化精致管理,实施“四线一口”(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进出城道路等沿线及入城口)及重点道路绿化品质提升;深入实施绿色惠民,积极推进“公园+”,加快推进绿色驿站进社区,为武汉千万市民打造更多绿色“幸福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